哲理故事:对待孩子的态度
儿子和我在香港生活了两年,从他14岁到16岁。他对我和朋友们的谈话主题兴趣很浓,15岁的他会很专注地倾听、提问,也谈自己的看法。
有一天,一群朋友刚离开,他说:“妈,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朋友们的一个特征?”我说没有。
他说:“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,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,而且,就站在我面前,却用第三人称‘他’来称呼我。”
啊?
我其实没听懂他的意思,但是我们接着做了一次实验,就是观察朋友下一次来的时候所做的举动。结果是这样——
甲教授进来,我介绍:“这是中文系甲教授,这是我的儿子菲利普。”
他们握手,然后甲教授对着我问:“好俊的孩子,他会说汉语吗?”
我说:“会,说的不错。”
甲教授问:“他几岁?”眼睛看着我。
我说:“15岁。”
甲教授说:“他读几年级呢?”眼睛依旧看着我。
我说:“你问他吧。”甲教授这才转过去看菲利普。但是没说几句,又转回来了,“他懂几国语言啊?”
菲利普在一旁用偷笑的眼神瞅着我。
这个实验之后,我也变得敏感起来。16岁的菲利普在我们做过多次实验后,曾经下过这样的观察总结,他说:“妈,我觉得,差别在于,欧洲人是看年龄,譬如在德国学校里,你只要满14岁,老师便要用‘您’来称呼学生。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,不管你几岁,只要你站在***或爸身边,就是‘小孩’,就没有身份,没有声音,不是他讲话的对象。所以他才会眼睛盯着你的妈或爸发问,由‘大人’来为你代言。”
菲利普做这总结的时候,我真的傻了。
此后,即使站在朋友身边的孩子只有酱油瓶子那么高,我也会弯下腰去和他说话。
有一天,一群朋友刚离开,他说:“妈,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朋友们的一个特征?”我说没有。
他说:“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,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,而且,就站在我面前,却用第三人称‘他’来称呼我。”
啊?
我其实没听懂他的意思,但是我们接着做了一次实验,就是观察朋友下一次来的时候所做的举动。结果是这样——
甲教授进来,我介绍:“这是中文系甲教授,这是我的儿子菲利普。”
他们握手,然后甲教授对着我问:“好俊的孩子,他会说汉语吗?”
我说:“会,说的不错。”
甲教授问:“他几岁?”眼睛看着我。
我说:“15岁。”
甲教授说:“他读几年级呢?”眼睛依旧看着我。
我说:“你问他吧。”甲教授这才转过去看菲利普。但是没说几句,又转回来了,“他懂几国语言啊?”
菲利普在一旁用偷笑的眼神瞅着我。
这个实验之后,我也变得敏感起来。16岁的菲利普在我们做过多次实验后,曾经下过这样的观察总结,他说:“妈,我觉得,差别在于,欧洲人是看年龄,譬如在德国学校里,你只要满14岁,老师便要用‘您’来称呼学生。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,不管你几岁,只要你站在***或爸身边,就是‘小孩’,就没有身份,没有声音,不是他讲话的对象。所以他才会眼睛盯着你的妈或爸发问,由‘大人’来为你代言。”
菲利普做这总结的时候,我真的傻了。
此后,即使站在朋友身边的孩子只有酱油瓶子那么高,我也会弯下腰去和他说话。